【科研抗疫】港大研究證多檢測早隔離有助切斷傳播鏈 可減5日播毒期
專家話
新冠肺炎可怕之處,是傳播力強,如何切斷傳播鏈,是不少研究人員關心的課題。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最新研究發現,若能加強病毒檢測及病例隔離措施,可大幅縮短新冠肺炎病人發病的間隔時間,將傳播鏈中某兩個連續病例首發症狀出現時間大大減少,有助控制病毒傳播。這項研究成果已於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
團隊於今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進行研究,分析當時武漢1,407對新冠肺炎病例「傳播對」的數據庫,其中677對「傳播對」中感染者和受感染者的發病日期及社交關係。發現透過實施干預措施,新冠肺炎的間隔時間可被大幅縮短,當中尤以病例隔離措施最為有效。
「間隔時間分佈」是指,傳播鏈中某兩個連續病例首發症狀出現的時間間隔,即病人甲感染病人乙時,兩人首發症狀的時間差距。
研究亦發現,新冠肺炎的間隔時間會隨時間變化。於一個月內(2020年1月9日至2020年2月13日),新冠肺炎的平均間隔時間由7.8天大幅縮短至2.6天。間隔時間得以縮短,主要是因為加強病毒檢測和病例隔離措施,減低了感染病人在發病後期繼續傳播疾病的機會。
這項研究成果意味著,實時的間隔時間分佈比傳統的固定間隔時間分佈更能準確估計即時有效繁殖率。研究結果將進一步改善對新型冠狀病毒病傳播動態的評估、未來發病率的預測,以及對防疫措施效果的估算。
你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