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抗疫】高永文診所成物資中轉站 組全港性公益團體助抗疫
暖心Share
現時是私家骨科醫生的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未因不在其位而忽略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的打擊,他利用個人影響力,組織全港性抗疫公益團體,其診所更化作物資中轉站,以便再分發予有需要市民。
高永文參與組織「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既為捐贈方和需求方做聯繫,又成立由13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設立抗疫情緒支援熱線。他們又與浸會大學合作,把5000份預防新冠病毒中藥沖劑,派發給高危群體。
高永文日前接受新華社訪問,診所內的儲物室或辦公桌下,堆滿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資大紙箱。 他笑說:「這裏就是一個中轉站。」他解釋物資都是有心人捐贈,再轉贈有需要群體,他說:「香港有很多人在做(抗疫)這件事,我只是其中一員。」
17年前,沙士肆虐,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染病入院,時任醫管局專業及公共事務總監高永文臨危授命,署任行政總裁,以免抗疫最前線群龍無首。高永文坦言當年的慘烈情況仍歷歷在目:「這是個很沉痛的教訓,從個人層面到管理層面,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我們自認為醫學有多麼發達,一個簡單的病毒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
2012年,他成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五年任內,除了到瑞士日內瓦出席世衞會議外,從來不敢飛離亞洲區,出發前都會先查詢旅行社,了解萬一出現突發狀況時,最快能坐哪班機回港。他與當時擔任其副手的副局長陳肇始心照不宣地分任A、B更:「總要留一個守在香港。」 反映他時刻不敢鬆懈。
他承認,沙士後,深刻認識到公共醫療系統的重要性,故在資源配置上他是有意對此有所傾斜。他指,公共醫療系統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上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每天確診的多是輸入個案,香港在不封城的情況下,只能按基本公共衞生原則處理,檢測、隔離、追蹤是最重要的三步,隨著控制人流、減少聚集等一系列措施,預料疫情基本可控。
高永文投入抗疫,其診所牆上一幅由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相贈、親筆書寫的「仁心」二字,說明一切。
你可能喜歡